第139章 文人风骨

作品:《宋席天下

“为何朝廷在这一科取士前没有明文禁绝西昆体,你这是不教而诛,将天下士子推入绝境!”见谢凯此时无话可说,他身后的落第考生们纷纷叫嚷起来。顿时,场面又几经失控。

“朝廷取士又不止庆历元年这一科。尔等当真胸有韬略的话,下一科再考,自有登科之日!”郭稹见状,连忙大声说道。这时,只见谢凯无力的笑道:“下一科,说的倒是容易!我等考生在这天子脚下,时日短的从去岁发解试前便一直待着汴梁城之中,到现在也有半年的光景。四年一科,我等人生又有几个四年?”

话音刚落,在场的落地考生们纷纷低下头去。确实,为了他们人生之中那可能是唯一的一次机会。这些考生们甚至有在京中客居多年的。别的不说,就拿眼前的谢凯来说,自从上一科落地之后,除了当年回乡看望过一次爹娘,之后的三年里他都客居在京城之中。虽说大宋对于读书人有着诸多的优待。但是对于他这样的寒门子弟来说,在物价偏高的汴梁城中苦读三年,压力可想而知。

“四年之后,却是不知又有多少英才辈出。我等前人,又怎会一直受上苍垂青!”谢凯想起过往种种,不禁有些叹息道。确实,在文教昌盛的大宋朝,四年的光景,又不知会有多少青年才俊蓬勃而出。萧和听罢,心中也不住暗叹道: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四年的时间,确实太长了。

谁知听罢谢凯看似心灰意冷的话语,聂冠卿却微微一笑道:“方才遇见一点挫折便在此自怨自艾起来。将来又岂能为我大宋撑起一片天!朝廷开科取士,难道就是为了让尔等一科不中便自暴自弃不成?老夫承认,此番你等落地确属时运不济。但你等今日之表现,却让老夫觉得你等确实需要今日的历练,日后方能成为我大宋的俊杰。”

话音未落,不远处街道上传来了传递边关紧急军情驿卒那急促的马蹄声。聂冠卿心中一动,指了指马蹄声的方向道:“眼下西北边关吃紧,凡我大宋子民均要为国分忧。我等文人士子,虽然不能提刀上阵冲杀在前,但也要以文为刀,以诗作剑,为朝廷平定西夏出谋划策。”聂冠卿侃侃而谈道。

紧接着,他话锋一转,从袖中掏出一张写满字迹的书笺,略显吃力的继续说道:“而今你们在考场上诗学西昆,论则骈俪。除去富华绮丽的辞藻,晦涩难辨的故典外,可有一丝对眼下西北战事的真知灼见?对朝廷上下种种弊端的深谋远虑?”聂冠卿一口气将话全都说了来,顿时有些脱力,剧烈的咳嗽起来。

旁边的其他考官见状,一下子将摇摇欲坠的主考官扶住。而他方才的一番振聋发聩的话语,也让在场的所有落地考生们哑口无言。这其中,也包括了萧和。虽然他这一科侥幸登科,但是不得不说,方才聂冠卿的那番话却依旧直指他的内心。萧和第一次深深感到,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精英之中,确实有让人叹为观止的道德操守。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此时的萧和,不禁想起了这句后世人传颂千年,象征宋人士大夫家国情怀的最强音。虽然这句话的原创者范仲淹此刻远在延州,而那篇名扬天下的《岳阳楼记》也要等到几年后才被写成。但这丝毫不妨碍大宋士大夫们忧国忧民情怀的表露。

自然,如今在科场之上扬名天下的士人学子们,便是日后大宋朝堂之上传承忧国忧民情怀的一代名臣。而今日在这东华门外教训开导落地考生们的聂学士,也是昔日里那懵懂躁动的青涩少年。家国情怀,在这一刻的沉默之中,扩散与传承。

于是,率先领会到聂冠卿一番苦心的谢凯,恭恭敬敬的对自己眼前这个垂垂老矣的主考官做了一个长揖。然后转过身,头也不回的大步离开。而他的脸上,无奈和失落早已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份坚定和自信。萧和知道,不论其他落地考生有没有将聂冠卿的话放在心上,至少对于谢凯来说,他已经传承到了那一份家国情怀。

于是,其他人见谢凯转身离去,大部分也都跟着离开。不论如何,这一科已经同他们无缘了。至于他们当中的每一人是否能做到方才聂冠卿所说的,也只能让下一科的主考官去分辩和见证了。

而瞧见围观的考生们渐次散去,一直强撑着站立说话的聂冠卿眼前一黑,顿时瘫倒在地。

“聂主考!”

“聂学士!”

······

这下子,其他几位考官和郭稹这才发觉,聂冠卿为了这一科会试的完满,早已经耗尽了心血。眼下,已经是油尽灯枯的境地。

“先帝,您交给老臣的事,老臣终于办完了······”倒在郭稹身前的聂冠卿,苍老的面容之上露出一丝满足的表情。而萧和此时也一个箭步来到了几位主考的身边,看到此时聂冠卿此时的模样,不禁难过起来。

“你是何人,方才聂主考不是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吗,为何还不速去!”眼见萧和突然窜了上来,早已经憋了一肚子怨气的郭稹有些气愤的说道。在他看来,正是像萧和这样不知深浅的愣头青们,才将垂垂老矣的聂冠卿逼上了绝路。

萧和见郭稹如此敌视自己,心中也是颇为无奈。不过还是恭恭敬敬的说道:“郭府尹误会学生了,学生并非方才的那些人。今日只是前来一观,方才主考的一番话振聋发聩,学生这才忍不住上前。”一番解释之下,郭稹这才认出,眼前的这个年轻人正是庞籍的弟子,前些日子带着一干禁军丈量京城周围地势的萧和。

于是,一番唏嘘之下,众人早已七手八脚的将聂冠卿送到了太医署之中。萧和由于身份,自是无法进入宫中,只好转身返回庞府。与此同时,皇帝赵祯也早已闻讯,匆忙赶到了太医署。

“聂卿!你觉得如何了?”太医署中,刚刚恍然大悟的赵祯一脸关切的问道。直到现在,他方才明白那一日为何聂冠卿对于抑制西昆文体会有如此激动的态度。原来,眼前这个奄奄一息的老臣,早已经豁出了一切。

历史上聂冠卿担任会试主考官事在庆历二年。这里情节需要,让这一科提前一年开考

(本章完)
本章已完成! 宋席天下 最新章节第139章 文人风骨,网址:https://www.963k.com/133/133376/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