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山神板凳的传说

作品:《从赶山开始建农场

第31章 山神板凳的传说

作者: 旧城李先森

第31章 山神板凳的传说

“汪汪。”

二人啃了两个大饼子吃点饼干喝点水,冷了就跑一会,等了二十多分钟,远处传来狗叫声,吴猛坐起身:“来了。”

“嗯。”吴昊蜷缩着身体没动,这离山道远不会被发现。

侯大包的脉他摸的准,走哪条道他都知道。

猎狗不遇到什么轻易不会开声,今天狗叫也是因为太久没上山兴奋所致,过一会就消停了。

狗声渐远,二人穿上雪鞋慢悠悠跟上去,不能离太近,会被狗发现。

让它们探路跟在后面安全。

这一走就是五个多小时,天光大亮,什么都没遇到。

“不应该呀。”吴昊皱眉,按理来说,走出这么远了,哪怕猎物再少也应该能遇到个兔子之类的小动物。

明明看见有脚印,为啥前面狗不叫呢?

示意吴猛跟上,俩人加快脚步,等隐约看见人影后找个小土坡上去观察一番终于明白原因了。

“他俩够虎的!”吴猛骂了一句。

领狗群猎,你要了解山形地势,还得知道各种猎物的生活习性。

得明白怎么与狗配合,刀猎怎么配合,枪猎怎么配合,群猎最重要的就是带头狗。

前面侯大包和侯老二坐在那吃干粮,三条帮狗趴在一边也啃着东西。

居然没带头狗,只领新买的三条帮狗能找到什么猎物。

“是挺虎!”吴昊出溜下山坡拿出冰凉的大饼子啃。

估计侯大包家头狗伤的太重,又怕别人抢先去,反正知道位置,不用头狗也行。

最先发现那地仓子的是南面屯子人,也是因为死人了他才听别人提一嘴。

什么地窝子,狗死了,人死了,当时养病出门溜达没细打听。

侯大包能领堂弟证明他没傻到家,以防万一没吃独食。

附近有两个地仓子在一个方向,另一个需要拐个弯,相隔不算远。

“卧槽!那俩虎逼坐山神爷板凳!”

吴昊连忙爬上去,隐约能看见侯大包和侯明果然坐在一颗被砍断的树墩上。

“他俩要遭!”

吴昊听了没反对也没认同,坐“山神”板凳犯忌讳,老赶山人绝对不会坐,他是新世纪六毒老年不信那些。

但是“山神”和他的板凳传说是真的有,他听爷爷讲过。

东北有三宝:人参、鹿茸、宋晓宝。

这三宝确实是样样都好,随便拎一个出来都能唠个三天三夜。

而在清代“山神”才是东北的主角。

人参主要生长地在长白山里,有以采参谋生的挖参人,被称为“放山人”。

大兴安岭往东北这片经常进山什么都干的人不全叫“放山人”也叫“赶山人”。

这词儿可不是在山里瞎转悠。

因为进山采野人参是真不容易,少则几天,多达几个月,锅碗瓢盆儿和采参工具什么的都得带山里去。

出门遇到人参是扯淡,大兴安岭基本不长人参,一辈子遇到一颗都是鸿运当头。

从明清就开挖,长白山八十年代人参都不多见了。

秋末草木茂盛,山里面野兽众多危机四伏。

得由经验丰富的采参人“把头”带着,不然贸然进山小命儿很容易就没了。

采参有一套规矩。

从进山,到寻参,再到采参,每一步都是相当不容易。

尤其得把其中一位“老神仙”伺候好喽。

赶山前的第一件事儿就是祭拜“老把头”。

“把头”可以有很多,但“老把头”也就是“山神爷”不超过五个。

祭拜也不是随便鞠个躬,磕个头就完事儿的,那规矩老多了……

而东北只认最后一个,这位“山神爷”来历一般经历不一般。

清时期的华北、中原、山省等几个省的普通老百姓遭遇天灾 。

为了吃上一口热乎饭,得使出吃奶的劲儿往人烟稀少、土地肥美的关东地区拓荒,扎根。

过山海关有好几个省的人,后来山省人是最多的。

以前关东地区是大清老家。

皇族可不傻,为了不让外来 祸关东,就把老家全部给封禁了,还派重兵把守。

百姓们为了一口饭吃各显神通。

冒险闯关的人太多了,“闯关东”也由此得名。

这些人到关东以后,也不是直接就开始种田了,当时大部分地区可都是蛮荒之地,“北大荒”名头可不是吹出来的。

大家不互相扶持很难生存下去,因此养成了东北人好爽好客的性格,遇到困难都会帮一把,除非仇怨太大。

当时一部分开垦农田,另一部分就干起了看起来“不太正经”的事。

搞什么采人参、淘金子、砍树伐木、采集蘑菇野果,打猎之类的,成为了“赶山人”。

人参这东西可精贵,据记载,皇太极时期人参可以为朝廷提供约二百多万两白银收入。

可以想象当时挖掘的多狠。

人参值钱不假,但赶山更危险,好多人连人参的影子都还没见着就在路上被饿死、淹死、掉下山崖摔死,甚至被野兽吃掉。

所以“赶山人”和当地人对于“山神”都怀有敬畏之心。

不过这个“神仙”究竟长啥模样,那谁也说不上来。

“山神”的传说也是有很多种的。

最初的老虎被清太祖努尔哈赤封为“山神”,因为他被追杀时逃到长白山。

碰到了老虎,而后又得人参,他认为是老虎帮他得到了人参,卖了人参的钱去招兵买马打下江山。

在民间传说里,这“老把头”有四个人,努尔哈赤、王稿、柳古。

不过在东北民间名气最大的是孙良。

他也是当时的“赶山人”之一。清初时,他生活的山省经历了大雪、地震、饥荒等大灾。

孙良是个孝子为了给母亲寻药治病,作为最初开始闯关东人的一员。

从一个叫“金口”的码头登船,晃晃悠悠地飘过了渤海,最终达到长白山。

可他啥都不懂啊,游荡了一两个月差点饿死,一颗人参都没找到。

这时候,他遇到了一个老乡叫张禄,是个经验丰富的赶山人,结伴而行后,张禄教了他很多赶山知识,两人终于挖到了人参。

后来有一次两人走丢了。

老赶山人都能走丢,可见山里多危险,不是谁都愿意拿命去赌的。

孙良回到约定的地点信守承诺,原地等了兄弟三天三夜张禄都没回来。

赶山人,讲共患难,同富贵,一起进的山,绝不能抛弃同伴,遇到路上结伙的也是一样,必须讲义气。

他不能走,就进山去找,在山里迷了路,再也没走出来。

将死的时候,咬破手指,在一块卧牛石上,写了一首绝命诗。

“家住莱阳本姓孙,翻山过海来挖参。”

(本章完)

本章已完成!
本章已完成! 从赶山开始建农场 最新章节第31章 山神板凳的传说,网址:https://www.963k.com/248/24816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