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俺答封贡(七)

作品:《大明元辅

高务实这三策,的确是按照他心目中的“上中下”次序排列,但同时他也针对明人心中对一些问题的关注程度做出过考量。

首先,高务实把厚待把汉那吉和“仁”挂钩,然后放在了第一位。他说倾心接纳把汉那吉,是“胸怀四海之仁”的表现。“胸怀四海之仁”对于久受儒家熏陶的大明高层而言,显然属于“政治正确”,再牛逼的人也不敢在大明公然表现说我这个人就是不讲仁义那等同于后代的一句名言“自尽于国民”,而下场则基础难逃一个“千夫所指,无疾而终”。

至于中策,则是按照一般人“既想要利益,又不肯付出相应的利益或努力”的思维来打造的,从头到尾都是在利用别人,而自己则躲在后面操控全局。说起来,这一条也很符合大明文官们的心态:总感到自己智慧超群,根本不用亲身下场,“略施小计”就能掌控全局,达成目标。至于为何这一条还是被摆在中策,却不是上策,由于中华之传统美德,仁义礼智信,仁在智上。

一般而言,下策都是策划者用来凑数,或者烘托上策而来的,但高务实这个下策倒还不至于那么糟糕。他的这个“下策”重要用来兜底,或者更直白的说,是用来给天子和满朝文武吃个放心丸。高务实的下策是告诉他们,只要接纳把汉那吉,就算局面再怎么糟糕,最差最差我们也有个地位足够的人质在手,对面有所顾忌之下,尽对不敢真正动粗。

这就好办了,非常符合文官们“君子动口不动手”的个性嘛。不过高务实实在也能懂得这些人的心态,毕竟这么多年被俺答压着打,换了谁在这个局面下,面对可能是盛怒而来的俺答汗,心里多少都会有点怂。尤其他们都是决策层,眼下都是在“参预机务”,万一将来被证实是决策失误,一个弄不好,日后可都是会被清算旧账的。

这样居心为大明量身打造的三策被高务实提出之后,果然引起了反响,固然仍然有人为刚才高务实“分歧时宜的插嘴”耿耿于怀,但大家还是不得不承认:至少这小子提出的三条措施还是有点说法的,并不是在信口开河。

出乎不少人意料之外的是,这次第一个站出来表现支撑的是张居正。

张居正首先是赞美了这上中下三策“有理可行”,然后提出:“还有一事,臣认为陛下可作请求:及把汉那吉一旦在我之手,则于俺答而言,无异于人质,倘若俺答非要我朝放人,且以兴兵为要挟,也不必多虑。”

“哦?”隆庆微微凝神,问道:“张先生有何卓识?”

“臣认为,俺答今年已经两次南侵,均未取得什么战果,其内部不可能毫无牢骚,否则为何此番俺答欲往青海一行?在此等贼寇眼中,我大明之富,岂是青海可比?无非大明虽富,强不可欺青海虽贫,弱能轻取。是以,俺答才不得已把眼力转至青海。眼下把汉那吉一旦为我所纳,正如方才高侍读所言,至少也有三大作用。即便是面临最危险的情况,甚至是俺答盛怒之下,不顾一切来攻,只要我等防御充分,也能令俺答无计可施,终极不得不派人来谈判只要谈判,我朝便有懂得决白莲余孽之机。”

白莲余孽?

众人都是心头一凛。

白莲余孽对于大明朝廷来说,一直都是如鲠在喉的一根刺,不将他们彻底剿灭,实在放心不下,任是大明哪一代帝王,在这件事的心态上都是如出一辙,尽无二致。张居正这一条提得非常好,一下子就把所有人的眼力吸引住了,也包含隆庆帝在内。

只听得张居正持续侃侃而谈:“如方才高侍读所言,那把汉那吉乃是一克哈屯的心头肉,一克哈屯在漠南诸部又地位超然,连俺答也不敢轻易驳斥她的意见。那么,假如朝廷请求以白莲余孽如赵全、李自馨等人来交换把汉那吉,臣料俺答必定只能吸收!”

这个说法,可就一石激起千层浪了。大明这些高层决策者们可不同于高务实,他们可不会感到蒙古人学会耕种是件好事。

他们的思路是:假如蒙古人招募到足够的汉人百姓开荒耕种,那么蒙古人所畏惧的“白灾”、“黑灾”等自然灾难对他们的影响就会大幅削弱。这样的话,蒙古人的实力就会加强,对大明的依附度也会削弱。长此以往,他们既有农耕粮食保持生计,又有草原牧场获得骑兵上风,岂不是就处于进可攻、退可守的不败之地了?那还得了!

至于草原上是不是有那么多合适农耕的地区、蒙古人能不能招募到足够的汉人百姓,乃至于农耕与游牧制度混杂之后可能涌现的问题这些,他们是很难想得明确的,这不是智慧所限,实在是时代的局限。

实在农耕与游牧的混杂制度,以前就曾经有过:辽国就是范例。但实际上,辽国自从创造宋朝并不是可以轻易驯服的之后,它做了什么?它满足于勒索一点岁贡,然后就老诚实实和宋朝和平了百年最后,这控疆万里的大辽,竟然被当时看来实在还颇为“弱小”的金国给灭了。

辽国何以败给金国?原因可能很多,但有一点必定不能疏忽:足以自给自足以后的辽国,顿时失往了扩大的动力,甚至在很多方面还爱慕“南朝”,尤其是文化。于是,蛮横变文明,惋惜在变的过程中,被一个新生的、更蛮横的给覆灭掉了。

高务实想要用的手段,实在就是磨平蒙古人的蛮横,让其不得不为自己所用,但他的这些手段,至少在目前来说,很难说服这些大明朝廷的高层,因此他才没有把赵全等白莲余孽拿出来说事。

谁知道他不说,自然有聪慧人帮他说了。

高务实心中叹息,白莲教那帮人实在对于蒙古人的汉化还是起了不少作用的,比如把汉那吉不就在大板升城置办了宅院,搞出那汉蒙合璧的小楼出来?

但高务实马上又想道:算了,没有赵全这些人,我也可以自己想措施领导蒙古贵族们,让他们加速汉化比如把汉那吉就是个很好的突破口嘛!

()
本章已完成! 大明元辅 最新章节第123章 俺答封贡(七),网址:https://www.963k.com/92/92505/264.html